小學音樂課堂上的思想政治啟蒙教育芻議
《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》中指出:通過學習音樂,讓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,華夏民族音樂傳播所產生的強大凝聚力,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,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。因此,音樂教師應當做學生的思想政治引領者,在傳授音樂知識的同時,深入挖掘音樂中內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,利用音樂教學手段滲透思想政治教育,讓思想政治啟蒙教育在學生心中潛移默化,入眼、入腦、入心。
一、在音樂課堂上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
周總理曾說過:“學一首好的歌曲,等于上一堂政治課。”音樂教材中,有很多具有深厚時代信息和強烈愛國主義感情的作品。在音樂教學中,音樂教師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根本,以“五愛”教育為基礎,以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主線,注重黨、團、隊組織意識和音樂教學內容的銜接,培養同學們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的樸素感情。如在教授國歌時,我先讓學生觀看電影《風云兒女》片段,講解聶耳創作《義勇軍進行曲》的時代背景,再讓學生們說說什么情況下要演唱國歌,自己聽到國歌之后的心情如何,在此基礎上,讓學生邊唱邊體會國歌象征的國家和民族的尊嚴,象征的中華民族的堅強斗志和英勇不屈的精神;在教學《誠信之歌》時,結合歌詞教育同學們在生活中踐行誠信的具體行動:遵守時間不遲到,承諾事情要做到,做了錯事不撒謊,老實承認再改正;在教唱《我們的生活多么幸福》時,讓學生明白,對于學生來講“愛崗敬業”就是好好學習,天天向上,立志為國作棟梁;在《找朋友》《拉鉤鉤》的教學中讓同學們在音樂的感染下體會友情的溫馨,友善的溫暖;在《洗手絹》教學中,讓學生在家洗手絹、洗襪子,體會勞動的辛苦,學會感恩父母,還拓展到“愛青山護綠水多用手絹少用紙”的環保教育。
二、在音樂課堂上進行“傳承紅色基因,爭當新時代好少年”教育
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:“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。中華民族從站起來,富起來到強起來,經歷了多少坎坷,創造了多少奇跡,要讓后代牢記,我們要不忘初心,永遠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。”音樂課堂也是進行紅色基因傳承教育的陣地。音樂課堂上,我不斷挖掘從革命戰爭時期的少兒歌曲《共產兒童團歌》《賣報歌》《閃閃的紅星》《歌唱二小放牛郎》等,到新中國成立后的《讓我們蕩起雙槳》《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》《生長吧》《花開新時代》等歌頌新時代美好生活的兒童歌曲中的紅色基因,在課堂上開展“紅領巾小百靈”活動,通過歌詠比賽,表現對祖國、人民、歷史、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贊美和歌頌,培養學生的愛國愛黨紅色情懷。
三、在音樂課堂上進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教育
“興于詩,立于禮,成于樂。”國家對傳承民族傳統文化一直高度重視,尤其是近年來,谷建芬等著名音樂家、作曲家創作的古典詩詞歌曲進教材、進課堂,為傳統文化回歸與傳承起到了重要基礎作用。這就需要音樂教師不斷宣傳和推動以詩詞為代表的傳統文化,以寓教于樂的方式激活學生的詩詞基因。《長歌行》《春曉》《游子吟》《詠鵝》《靜夜思》等傳統詩詞燦若繁星,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珍貴的文化瑰寶,不僅內容豐富、寓意深厚,而且朗朗上口,便于記憶。當它們與音樂結合起來,更加煥發了新的活力,讓學生在歌唱和表演中追尋古人的足跡,體會古詩詞的魅力。音樂課堂上的傳統詩詞教學,成為新時代的潮流,推動了傳統詩詞的普及,促進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。
“廣博易良,樂教也。”綜上所述,音樂教育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音樂教師要緊扣時代脈搏,教育同學們聽黨的話,跟黨走,從小學習做人、從小學習立志、從小學習創造,養成好思想、好品行、好習慣,時刻準備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美好未來而努力奮斗。
(作者單位:陜西省咸陽市秦都區天王學校)
中音在線:在線音樂學習門戶